礼与和谐社会建设

日期:2017-12-24 08:47:15 作者:了凡同修网 浏览: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

   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,这不仅培养了炎黄子孙高尚文雅、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,而且也使中国赢得了“礼义之邦”的美称。在传统中国,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,下至民间的冠婚丧祭,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,礼成为社会生活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。所以,一个“礼”字,就曾被一些学者认为与中国文化同义。从一定意义言之,一部中国文化史,即是一部礼的发生、发展史。


一、礼的起源


   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礼守法的民族。那么,人们首先会问,礼是从何而来的呢?它对中华民族道德和性格的形成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?


    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。礼的起源问题,自古以来就存在不同的说法,十分复杂,尽管大家都认为礼的起源很早,几乎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之初,就可以看到礼的诸多形迹。然而,作为中国文化渊薮和基质的礼俗,究竟何时何故而起?众家观点却不尽一致,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:


    其一、礼源于宗教。当人类从动物界中独立起来,为自己创造出人的世界的时候,也创造了一个神的世界,人的一切行为都由神来支配。由于这一原始观念的影响,先民认为一切礼仪都与鬼神有联系。如《大戴礼记·曾子天圆》中说:“神灵者,品物之本也;而礼乐仁义之祖也。”《大戴礼记·礼三本》亦说:“礼有三本:天地者,性之本也;先祖者,类之本也;君师者,治之本也。无天地焉生?无先祖焉出?无君师焉治?三者偏亡,无安之人。故礼上事天,下事地,宗事先祖而宠君师,是礼之三本也。”这也进一步强调了天神是礼乐之祖、万物之本的思想。


    其二、礼源于人的欲望,这种观点以荀子为代表。《荀子·礼论》认为,人天生好利厌贫,追求耳目声色,趋乐避苦,有填不满的欲望,所谓“虽为天子,欲不可尽”[①]。满足欲望并没有错,只是不要过分[②]。然而,欲望的无限性与社会财富的有限性常处于矛盾之中,导致争斗,而争则乱,乱则不能相安并存。于是圣人出,制定礼仪,抑制人的恶性,培育人的善性,使欲不穷于物,而能按照实际情况。“物质的有限性一旦被理解为物质需求的有限性”[③],人们的“幸福最终被降到”满足个人“生存需要的水平”[④],如此则能使人们各安其位,各享其有。这样,礼就成了抑制人们欲望的法宝。


    其三、礼源于社会交换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说“礼尚往来,往而不来非礼也,来而不往亦非礼也。”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俗,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。这一礼俗在中国源远流长,正如杨堃先生所说:“起初,氏族间和部落间的交换,往往仅限于互相通婚和有友好关系的才进行礼品交换,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‘礼尚往来’,‘来而不往,非礼也’。但它逐渐演变为不等价的礼品交换,甚至是有强迫性的礼品交换。”[⑤]杨向奎先生亦对此作过解释,“在原始社会,‘礼尚往来’中的礼品交换,实质上是货物的交易行为。”[⑥]礼尚往来延伸到亲朋之间,亦采取“物”(物品、礼品)的形式——通过物品或礼品的赠送相互往来。“礼品是社会话语的织线”[⑦],赠礼的意义是表达或确立交换者之间的社会联结,赠礼与回报便赋予参与者一种信赖、团结、互助的关系。[⑧] “礼物授受的义务巩固了人际关系,否则这些关系就可能由于同化入更大的社会中而消逝。”[⑨]


    其四、礼源于饮食。《礼记·礼运》中说:“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。其燔黍捭豚,污尊而抔饮,蒉桴而土鼓,犹如可以致其敬于鬼神。”这就是说,礼,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[⑩]——中国先民把黍米放在火上烧熟,把小猪放在火上烤熟,在地上挖个坑当作酒壶,用双手捧着水当酒杯来喝,用草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,好像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,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。这样,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。

支付宝转账赞助

支付宝扫一扫赞助

微信转账赞助

微信扫一扫赞助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